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佛山IT培训: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流,数据处理技术需要升级,于是大数据的发展提到了风口,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也因此得到技术上的推波助澜。
作为与电网、交通网络、互联网等类似的“国家基础设施”,云计算是人工智能快速大范围应用的基本条件,也是未来智能时代竞争的焦点。阿里、腾讯、百度、Ucloud等国内知名云计算企业,为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抢得了部分先手。就全球而言,中美两国共同站在云计算高速发展的起跑线上,领先其他所有国家。当前,我国云计算发展更是迎来了“黄金窗口”。不过,相比亚马逊的AWS、微软等公司,仍有5年左右的差距。尤其是在软件生态、数据中心标准等方面差距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应抓住“黄金十年”,从标准、生态、应用三方面入手,抢占全球基础设施主导权。
云计算迎来“黄金窗口”
随着业界不断探索,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已经日渐清晰。就全球而言,中美两国共同站在云计算高速发展的起跑线上,领先其他所有国家。当前,我国云计算发展更是迎来了“黄金窗口”。
在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是基础设施,云计算是公共服务,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人工智能这一“新引擎”未来向各行业大规模应用,离不开云计算这一“新平台”;借助云计算,将硬件和计算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可大大提高硬件使用效率,减少硬件资源闲置与浪费。
业内人士介绍,传统IT每4元钱的购买成本,云计算1元钱就可以做到。也就是说,亚马逊的AWS等云计算公司每做1美元的业务,IBM、Oracle就损失4美元的生意。
阿里集团副总裁刘松介绍,早在2008年,阿里就发现自己是中国所有互联网公司中用IBM服务器、Oracle数据库最多的公司,随着业务扩展,如果按照这一速度购买小型机建数据库,阿里很快就会破产。2009年阿里云正式成立,2012年阿里云官网上线,开始大规模对外提供服务,目前业务对象已从小型互联网公司,扩展到大型企业、政府部门,并于2015年开始国际化。与美国企业相比,几乎算是同时起步。
野村证券中国电讯及科技行业分析师应重熙判断,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成为未来5年至10年中国的长期投资主题。随着国家印发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在人工智能的算法领域和行业应用领域会迎来高速发展。
高盛也有类似的观点。其报告指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竞争者之一,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推动经济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作为下一个重要创新领域。高盛指出,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将是中国第一批人工智能受益者,这三家公司拥有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的资源。
同时,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也在人工智能领域占领了自己的地盘。高盛称,美团凭借其独有的大数据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完成了初期布局;滴滴出行在深度学习、人机交互、机械视觉和智能驾驶等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科大讯飞在中国智能语音行业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其智能语音核心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海康威视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安防监控设备的科技公司,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监控设备的研发,如智能摄像头等。
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梅克以及毕马威都在报告中,将印度、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定义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我国BAT正在积极布局自己的云计算平台战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解决方案。
阿里云近期新增了印度和印尼两大数据中心,阿里云在全球14个地域开放了31个公共云可用区,为全球数十亿用户提供可靠的计算支持。此外,阿里云在全球共部署200多个飞天数据中心,通过底层统一的飞天操作系统,为客户提供全球独有的混合云体验。腾讯云宣布继香港、多伦多、新加坡后,今年将新增包括韩国首尔、印度孟买等在内的5大海外数据中心。
但是,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数据中心负责人钟远河表示,目前中国BAT三家互联网巨头所拥有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之和,还不及美国亚马逊一家公司的一半。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数据中心不是衡量服务能力的唯一指标,产品、服务、安全、合规等等也是开展全球业务的重要指标。
以云计算为核心驱动力
不少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云计算+”,针对这一战略点,中国需要前瞻性地布局整个产业的发展,制定以云计算为核心驱动力的产业发展战略,聚集核心资源,打造自主可控的IT大生态。
顺应云计算的发展规律,积极输出云数据中心标准。刘松建议,可以借鉴亚马逊AWS等国际领先企业的经验,参照大规模公共云计算的要求,研究并制定云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全面规范数据中心的建设。同时,要求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数据中心参照或遵循国家标准,并引导相关行业采用云服务时参照特定的云数据中心标准。
大力支持中国公共云服务走出国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中国企业全球化提供高科技支撑。例如,鼓励中国“走出去”的企业采用本土企业的海外公共云服务;协调国家主导的重大海外项目,与“走出去”的公共云结合,为海外政府和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等。
推动制造业企业上云和制造业智能化变革,以云+数据+智能支持“中国制造2025”变道超车。浙江省今年开始推进10万家企业上云,目前已初见成效。中小企业因为上云加速了移动化、互联化进程,并大幅降低信息化门槛。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推进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大脑等项目,实现生产良品率提升,供应链的全流程优化。大数据在云端与制造业形成跨界融合的变革机遇,为“中国制造2025”打开一条快速赶超的新路。
人工智能迎来“跳变”机遇
在人工智能发展路上,中国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有望弯道超车借势“跳变”,占据世界科技前沿一席之地。
人工智能(AI)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这为曾在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落后并受制于人的中国,带来了一次绝佳的“跳变”(科技界意指跳跃式转变)机会。近期,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是将这一热潮推上新的高度。
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9亿元,赛迪智库报告预测,2018年将达到381.7亿元。尽管数字喜人,但中国在前一阶段欠下的“账”,无法一夕还清,人工智能时代依然面临缺“芯”少“魂”的窘境。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想成为人工智能强国,不仅需要在芯片、大数据、云计算方面实现突破,更应利用这次机遇,构筑具有中国标准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从而在世界科技前沿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不足导致移动互联网难以催生出更多的新应用和商业模式。为突破瓶颈,新一轮更激动人心、更值得期待的技术革命风暴已经诞生,AI将成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IT产业发展的焦点。
佛山IT培训: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家公司的AI生态体系获得整个行业认可,也没有成型的标准,这也为中国在AI领域实现“跳变”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