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在这两周,资本与媒体迅速把 “无人便利店”架上了舞台,使其成为被热议、追捧的新主角。这当然是一个足够有理由火起来的话题。
“无人便利店”会是一个真风口吗?
无人便利店之所以让人兴奋,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是在租金、人力成本的方面的优势,其二是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现有的无人便利店项目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Amazon GO 、take go为代表的全智能型, 一类是以消费者自主取代收银员的半智能型。
就坪效来看,无人便利店并没有优于诸如7-11之类的日系便利店,而目前20万一个的便利店盒子(20平大小)的投入成本也远远高出了一家90平的普通便利店。虽然无人便利店在资金、人力成本方面确实能占据些优势,但即使是4个人能维运40家店,或者按另一说法,2个人能维持7家店的运营,其硬件上的巨大投入,从很大程度上几乎毫不费力地能够覆盖掉费心费力想要剩下来的租金、人力成本,从提升效率上来看,较于7-11等连锁便利店也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电商巨头在线上流量吃紧后,借用技术入局线下实体店,传统零售商希望则以更轻巧便捷地方式搭建网络,各自在已有的逻辑中自洽。无人便利店作为一种补充型零售业态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掉部分传统便利店尤其是夫妻店的蛋糕,但是远远谈不上颠覆,然而无人零售的相关技术的升级落地,却是一个大的方向。
今后的无人便利店是补充而非主流,无人技术落地于其他实体零售业态才是大方向。现有的所谓无人便利店,相较于传统便利店,只做了前段的技术升级,但是对于零售的核心——供应链的升级改造基本上是几乎没有涉及的。
作为“新物种”,无人便利店更多将是从传统夫妻店手里抢生意,对于日系便利店的冲击不大。很大原因是日系便利店的鲜食部分占据了30-40%的销售额。虽然有F5未来商店这类的项目通过机械臂组合想解决鲜食销售的问题,但是这也对项目的扩张提出了新的难题。
(以上内容来源于虎嗅网)
想要学习网络营销技术吗?快来达内网络营销培训班学习吧!佛山达内老师等你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