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不论是OLTP还是OLAP,开源数据库与商业数据库都存在巨大的功能和性能鸿沟。开源数据库虽然广泛应用在互联网等场景,但是传统的企业用户,无论是金融、保险、医疗、电信、等等,还是高度依赖商业数据库,尤其是Oracle
我旗帜鲜明的认为“商业数据库已死”的观点过于极端。不管是开源数据库,还是Oracle,DB2等商业数据库,都有各自的特性,应对的是不同的业务场景。我有个架构观点“任何脱离业务的架构设计都是耍流氓”,互联网数据量、并发量、扩展性、软件成本(不少公司选开源是因为免费)各块因素决定了,可能开源数据库更合适。但很多场景,商业数据库还是有它们独特的优势的。
商业数据库不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商业数据库才会死。开源数据库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模式,但不是说开源数据库就应该完全免费,也是可以走商业服务路线的,没有商业支持,开源数据库也无法获得很好的发展后劲支持。未来是知识服务付费时代,我们只要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就应该获得应得的商业回报。
准确地说,商业数据库并没有死,而且到目前为止,商业数据库在功能和技术上还是要领先开源数据库一个时代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赚取收入模式的转变,传统的软件式销售策略已经慢慢的背离时代了。同时,人们对数据库的需求也多种多样了,定制化和个性化是开源数据库致胜的法宝之一。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云服务越来越流行了,不管是基于商业数据的,还是基于开源数据库的,在云服务商那里,都成了商业数据库,这也许会是开源数据库赚钱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商业数据库起死回生的一剂良药。不管是商业数据库,还是开源数据库,都期待它们蓬勃发展,不断进步。
开源数据库的份额越来越高说明大家在数据库的跟进学习上加大了投入,这其实是好事情,能加快数据库的发展。但是开源的数据库,也存在更新迭代较慢,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验证和持续投入人力优化。商业数据库在中小企业的市场萎缩,但能凭借一些定制化的功能给大企业(如银行,政务等高机密,高安全性的企业)实现量身定做的服务,且提供稳定的售后服务,从市场的需求来看,两者都存在空间。
商业数据库已死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对的,不管是功能还是技术,商业数据库都是有它的优势所在,比如单机性能高,复杂查询等,对比而言开源数据库有源码公开,免费等优势的同时也是存在不少劣势的,比如要扩展性能,就需要定制开发,或者基于开源数据库构建数据库扩展方案,而这对一般的公司是不可行的。不存在谁死这一说法,商业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是共同发展的,共同进步的。
我不太认同商业数据库已死的说法。应该说商业数据库也正在面临一轮转型与革新,Oracle和IBM可能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和开源数据库的关系。另外,大数据时代商业数据库也涌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新玩家,例如国内星环科技的Inceptor等。开源数据库的熟练使用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很多传统行业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这也是商业数据库比较擅长的地方。
当前传统数据库还未死,原因是新式数据库还未成熟。但是随着这块投入的增多,未来商业数据库的份额会越来越小。对于这个判断,我从未怀疑过。这个趋势会先在互联网公司流行,然后蔓延到传统产业。所以,有志于数据库领域的同学们,当前是数据库领域改朝换代的好机会。互联网产业急需新式数据库的出现来解决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大量传统企业会进行互联网化,这势必加速新式数据库的成熟。
应该说,开源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应该会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各有各的试用场景和人群。 不过,我对开源数据库这块没有特别的感觉,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开源数据库这块还是比较弱的,实现一些集群和水平扩展的功能,基本上要多种不同的开源产品堆砌,对人的要求非常高。置于性能方面,更是任重而道远。从现状来看,开源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的老大oracle相比,差了几十条马路,而未来只会越差越大。商业数据库的严谨和有组织有规划是符合人性的,开源数据库受到人性的影响不可能做大做强的到推翻商业数据库的。 我倒是比较关注国产数据库,毕竟政治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还是一句话,人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数据库市场最终也逃脱不了这个因素。
总的来说,大部分专家一致认为,商业数据库并不会死,商业与开源数据库各有利弊,虽然开源数据库在互联网行业很有市场,但在传统行业中依然高度依赖商业数据库,未来依然会相互并存。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IT知识和技能,欢迎来佛山IT培训机构进行更多的了解和咨询。